日常做一些系统设计的思考,还是很开心的~
我先写一个大纲,待会补全一下,其实高并发分可用区设计到最后很多都大道至简。
系统需要支持常见的 JWT、OAuth2.0 和 SSO 技术。并与 APISIX 网关集成实现统一鉴权。
flowchart TD Client[客户端应用] --> APISIX(API网关层APISIX) APISIX -->|认证请求| AuthService(认证服务集群) APISIX -->|用户管理请求| UserService(用户中心服务集群) APISIX -->|权限校验| AuthzService(授权服务集群) AuthService --> Redis[(分布式缓存Redis集群)] AuthService --> MQ[(消息队列Kafka/RabbitMQ)] AuthService --> AuthDB[(认证数据存储)] UserService --> UserDB[(用户数据存储)] UserService --> Redis AuthzService --> Redis AuthzService --> PermissionDB[(权限数据存储)] MQ --> LogService(日志服务) MQ --> AuditService(审计服务) subgraph 监控与运维 Prometheus(监控系统) Grafana(可视化面板) Alerting(告警系统) end APISIX --> Prometheus AuthService --> Prometheus UserService --> Prometheus
系统关键组件设计
API 网关层(APISIX)
职责:请求路由、统一认证鉴权、流量控制、负载均衡
设计要点:
- 集成JWT验证插件,实现无状态认证
- 实现请求限流和熔断,防止DDoS攻击
- 请求日志收集与分析
- TLS/SSL终止,确保传输安全
- 多区域部署,就近接入
认证服务集群
职责:用户认证、令牌管理、SSO 实现、OAuth2.0 授权
关键设计:
- 无状态设计,支持水平扩展
- 多种认证方式支持:账号密码、手机号、社交账号、证书等
- 多因素认证(MFA)支持
- 令牌生成、验证、刷新、撤销
flowchart LR Start((开始)) --> Login{登录方式} Login -->|账号密码| ValidateCredentials[验证凭证] Login -->|OAuth2.0| OAuthFlow[OAuth流程] Login -->|SSO| SSOFlow[SSO流程] ValidateCredentials --> CheckMFA{需要MFA?} CheckMFA -->|是| PerformMFA[执行多因素认证] CheckMFA -->|否| GenerateToken[生成令牌] PerformMFA --> GenerateToken OAuthFlow --> GenerateToken SSOFlow --> GenerateToken GenerateToken --> CacheToken[缓存令牌] CacheToken --> ReturnToken[返回令牌给客户端] ReturnToken --> End((结束))
用户中心服务集群
职责:用户信息管理、用户组织关系管理、基础信息维护
关键设计:
- 用户数据分片存储
- 冷热数据分离策略
- 数据同步与一致性保障
- 用户元数据管理
授权服务集群
职责:权限控制、资源访问策略
关键设计:
- 基于RBAC(角色)和ABAC(属性)的混合权限模型
- 权限缓存与实时更新机制
- 权限决策点(PDP)和策略执行点(PEP)分离
- 细粒度访问控制支持
数据存储设计
分层存储架构
flowchart TD subgraph 缓存层 LocalCache[本地缓存] RedisCluster[Redis集群] end subgraph 数据库层 MasterDB[(主库)] SlaveDB1[(从库1)] SlaveDB2[(从库2)] SlaveDBn[(从库n...)] end subgraph 冷数据层 ArchiveDB[(归档库)] ObjectStorage[(对象存储)] end LocalCache --> RedisCluster RedisCluster --> MasterDB MasterDB -->|复制| SlaveDB1 MasterDB -->|复制| SlaveDB2 MasterDB -->|复制| SlaveDBn MasterDB -->|归档| ArchiveDB ArchiveDB --> ObjectStorage
数据分片与扩展
- 用户数据水平分片:
- 基于用户ID哈希值进行分片
- 分片策略支持动态调整
- 分片间数据迁移能力
- 读写分离优化:
- 写操作路由至主库
- 读操作路由至就近从库
- 延迟敏感查询路由至主库
缓存策略
- 多级缓存设计:
- L1: 应用内存缓存(用户权限、配置信息)
- L2: 分布式Redis缓存(会话信息、令牌)
- L3: 数据库查询缓存
- 缓存一致性保障:
- 基于消息队列的缓存失效通知
- 双写一致性策略
- TTL机制与主动更新相结合
高可用设计
服务高可用设计
- 无状态设计:所有服务实例无状态化,便于水平扩展
- 多区域部署:跨地域部署,容灾能力提升
- 自动伸缩:根据负载指标自动扩缩容
- 熔断降级:核心功能保障策略
- 限流保护:基于用户级别、IP级别、接口级别的多维度限流
数据高可用设计
- 数据多副本:关键数据多副本存储
- 数据备份策略:
- 实时增量备份
- 定时全量备份
- 跨区域备份
- 故障自动转移:主库故障自动切换至从库
性能优化设计
认证性能优化
这一块包括 令牌设计优化、认证流程优化
令牌设计优化
- 使用紧凑型JWT格式
- 关键信息缓存,避免重复解析
- 令牌分级,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有效期
认证流程优化
- 高频路径异步化处理
- 批量验证机制
- 预验证策略
高并发请求处理
这一块,又包括 请求处理优化、资源隔离。
请求处理优化
- 非阻塞I/O模型
- 连接池复用
- 请求合并
- 结果缓存
资源隔离
- 关键服务独立部署
- 多租户资源隔离
- 弹性资源分配
安全设计
数据加密
- 传输层全链路TLS加密
- 敏感数据存储加密
- 密码单向哈希存储(bcrypt/Argon2)
攻击防范
- 账号锁定机制
- 异常行为检测
- IP信誉评估
- 验证码与人机识别
审计与合规
- 完整操作日志链
- 关键操作双因素验证
- 权限变更审计
- 定期安全评估
运维与监控
- 全链路监控:
- API调用链跟踪
- 认证流程性能监控
- 资源使用率监控
- 异常行为监测
- 智能告警:
- 基于阈值的主动告警
- 异常模式识别
- 告警聚合与抑制
- 自动化响应机制